#历史那些事[超话]#非洲的苏丹常年极度干旱,民众和牲畜面临死亡威胁,中国维和部队顶着60℃高温在沙漠中帮忙打井,不料一群武装人员却把他们包围。
2007年8月,中国在苏丹的维和部队接到一个命令:在极度缺水的达尔富尔地区打一口深井,彻底解决当地缺水问题。
苏丹,在非洲的东北部,面积很大,自然资源丰富,但是却有两个最大的问题:严重缺水和内战不断。
而达尔富尔地区更是两大问题的典型代表,那里的面积占整个国家的5分之1,里面居住着80多个不同的部落,他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都不同,所以常年纷争不断。
缺水,更是那里的大问题,当地人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骑着牲口,驮着几个大塑料桶找水,从满是泥沙的死水井中打一点浑水,有些人甚至一辈子就洗过1次澡。
那里的不同政权每天都忙着抢地盘打仗,根本没人关注老百姓的生活问题,缺水的事一直都得不到解决,百姓们每天在高温和干旱中艰难度日。
为了稳定达尔布尔的局势,联合国派遣2万多维和部队进驻,中国维和部队也受到邀请,派遣了一支315人的部队前往。
到了那里,解决缺水成了头等大事,可是很多国家都知道当地多少年来都打不出像样的水井,所以谁都不敢接这个活,而像这种技术活一般都是中国来做。
这一天,中国钻井分队来到了阿拜奇地区,联合国还专门派了坦桑尼亚的维和部队给钻井队当保镖,这估计是世界上最贵的保镖了。
由于当地正处于大选的关键时刻,各种势力都蠢蠢欲动,所以首先要解决安全问题。
可是铁丝网还没围好,就来了几车黑人,到那表面上倒是挺客气,但是说出来的话却挺横。
一个小黑个子说:这是我们的地盘,欢迎中国来打井,我们有能力保护中国打井队,坦桑尼亚的没事赶紧滚,要是他们这不走,可保证不了中国的安全了。
在国际上做事挺难,要考虑的方面很多,钻井队只能先撤回去。
回去后,经过多方协调,谈了3天,才把这事定下来,中国和坦桑尼亚的部队终于又来到了阿拜奇开始作业。
当地民众知道中国来给他们打井,非常激动,连酋长都带头跳起舞来。
由于谈判耽误了3天时间,钻井分队决定把时间追回来,毕竟“中国速度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。
井架很快就被架起来,各项工作有序地进行着。
然而就在这时,工地附近却突然来了很多不明身份的武装,各个荷枪实弹,这群人有的骑驴,有的骑着骆驼,有的开着皮卡,四处游荡,钻井队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。
钻井分队的队员们就这样顶着60度的高温,听着乱七八糟的枪声,艰难地工作着。
在这样的高温下,还要穿着防弹背心和头盔工作,连当地人都受不了,钻井队的队员们每天都有好几个人中暑,可是他们想到非洲小孩伸手跟他们要水的情景,还是坚持了下来。
队员们根本不顾上炎热和生命安全,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打出水来。
在此前,钻井分队已经为苏丹打出了多眼水水井,得到过联合国和苏丹民众的高度赞誉。
但是这次苏丹要求只能打到40米深,这就有些难度了,在如此干旱的地区40米怎么可能出水呢。
如果在中国,这根本不算事,40米完全可以,可是非洲的地质是我们陌生的,而且这次的选井位置是苏丹自己选的,中国只能负责钻井。
钻到20来米的时候,一股水流喷射而出,当地人一阵欢呼。
可是这群专业的钻井分队的队员脸上却看不到高兴,因为他们知道,这根本不是水层。
钻井分队用泥沙牙轮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稳定,可是这个技术需要用100吨的水来辅助,这对极度缺水的达尔富尔来说却是天方夜谭,没办法,他们只能选择空气牙轮的技术作业。
而空气牙轮的缺陷就是:容易塌井。
钻井队经过详细的研究方案,每个人加倍小心,终于超过了40米的深度。
遗憾的是,一滴水也没有见到,民众和官兵们都丧气地低下了头。
可是钻井队员们却很快接受了这个现实,他们将这些失望转化成动力,3天后,他们找到一个新的位置,开始作业。
没想到这里的地质更加复杂,还有很多岩石断层,打井难度更大了。
望着这样的环境,众人都心里没底,可是队长徐付科却露出了笑容,凭借他多年的经验,在缝隙中可能有水层,所以他坚信一定能出水。
不过他也顾不上高兴,而是把精力全放到了工作中,毕竟这里地质环境太过复杂,不容易出现一点失误。
钻井的过程很难,坚硬的岩石把锤头就折断了,可战士们凭借顽强的毅力,愣是捞出了锤头。
没过几天,大量的清水喷射而出,这次终于看到了队员们兴奋的神情了!
当地的居民,不论男女老少,拿着桶奔跑过来,边跑边欢呼,很多人顾不上别的,爬到地上就猛喝一通。
一群黑人向中国维和部队伸出拇指致敬,在满是泥沙的地上欢快地跳起了当地的舞蹈,无比的幸福洋溢在脸上。
从那以后,中国维和部队在苏丹地区为当地居民打出了一口又一口甘甜的水井,解决了当地的根本问题。
#新星v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