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边远山区人员稀少的地方,采用风电、火电、水电等方式成本上较高,发电设备体积大,设备造价较高。而现在大多数畜牧养殖业的养殖方式都是圈养,存在着牲畜运动量少、肉质疏松以及动物畜力不能被有效利用的问题。
近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专利“一种畜力式发电装置”,旨在为边远地区提供一种电力解决方案。该装置包括底板体、设置于底板体上的发电设备以及用于驱动发电设备的拉力转臂。
该装置通过在发电设备的输入端设置的拉力转臂,以及在底板体上设置弹簧导线和位于弹簧导线外侧的磁铁块。利用经驯养后的牛、驴、马等大型牲畜拉动拉力转臂旋转,以此带动发电设备工作实现畜力发电。
装置示意图
这种发电方式具有成本低、利润高。比起其他能源投资少,维护成本低,单位造价低,受环境因素、天气气候以及地理位置影响的概率很小,具有可持续发展、可控发展性强的优势。
另外,为防止牲畜不干活的情况出现。该方案通过在拉力转臂上设置辅助推臂,可使自适应杆上远离推臂定位杆一端,并在推臂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与牲畜相抵接。同时自适应杆上设置有惯性推体,使得牲畜在拉动拉力转臂旋转的过程中突然停止时,惯性推体中的钢球体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进并撞击惯性推体。撞击力使牲畜感受到类似于鞭打等的即时外力,能有效防止牲畜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偷懒。